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戴维 李

史上最全!13种常见经典K线组合形态整理,绝对干货

文章来源:英为财情

K线是由日本的一位白米商人本间宗久在1705年发明的标有开盘、最高、最低、收盘四种价位的K线表示。


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,有影线和实体组成;影线在实体上方就叫上影线,在实体下方就叫下影线;实体分阴线和阳线两种,又称红阳线和绿阴线。


将每天的K线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起,就组成了金市以来的每天价格变动情况,我们称之为日K线图,也有周K线图、月K线图、小时K线图等等,因操作时间长短不同而选择不同时间的K线图来进行分析。


K线从时间上分为日K线、周K线、月K线、年K线,以及将一日内交易时间分成若干等分,如5分钟K线、15分钟K线、30分钟K线、60分钟K线等。这些K线各有不同的作用。周K线、月K线、年K线反映的是市场价格中长期趋势。5分钟K线、15分钟K线、30分钟K线、60分钟K线反映的是市场价格超短期趋势。


K线所包含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。以单根K线而言,一般上影线和阴线的实体表示市场价格的下压力量,下影线和阳线的实体表示市场价格的上升力量;上影线和阴线实体比较长就说明市场价格的下跌动能比较大,下影线和阳线实体较长则说明市场价格的扬升动力比较强。如果将多根K线按不同规则组合在一直,又会形成不同的K线组合。这样的K线形态所包含的信息就更丰富。如:在涨势中出现乌云盖顶就说明可能升势巳尽,多头就尽早离场;在跌势中出现曙光初现K线组合,说明市场价格可能见底回升,可逢低建多仓头寸。


单根K线多空力量对比的判断原理

1、阳线反映买方占优势,阳线实体越长,说明买方力量越强;

2、阴线反映卖方占优势,阴线实体越长,说明卖方力量越强;

3、又有假阳线和假阴线之分,大家注意这点


基本的经典图解: (1)“乌云盖顶”组合

在价格出现阳线上涨之后,又出现阴线,且该阴线令价格落到前阳线实体1/2以下。 这一组合常在市势已经大涨一段,甚至创下天价的时候出现,表示市势逆转,随后将为下跌行情。 (2)“孤岛”组合

一段上涨行情之后,出现一个跳空的阴线,形如孤岛。 这一组合,尽管阴线收盘价仍比昨日高,但已可窥见市场人士心态之虚弱以及前期获利者的操盘手法,表示后市已不看好。 (3)“中流砥柱”组合

这一组合是相对于“乌云盖顶”组合而言的。 在价格出现阴线下跌之后,又出现阳线,且该阳线令价格升到前阴线实体1/2以上。 这一组合常在市势已经大跌一段,甚至创下最低价的时候出现,表示市势逆转,随后将为上升行情。 (4)“包容”组合

实体间为阴阳两性,但都是今日的长实体将昨日的小实体完全包容,预示后市将沿长实体的方向发展。 (5)“孕育”组合

实体间为阴阳两性,但与包容组合形式相反,它是今日的小实体被昨日的大实体所包容,形似为娘胎所孕,故称为“孕育”组合。 不知与遗传是否有关系,这种“孕育”组合预示着后市的方向往往为母体的方向,即阳孕阴生阳,阴孕阳生阴。 (9)“三个黑小卒”组合

在高档区出现这种连续“三个黑小卒”下跌的组合时,表示上升市势已经完结,下跌市势已经开始。 (10)“白三鹤”组合

这种组合确认前容易误认为是“三个红小兵”组合,当然,它是其失败型。 要想有所把握的区分,主要注意它们出现的区域,即高档区或低档区或行情中途。这种组合是“下跌途中的白三鹤”,形如一支枯枝上飞来的三只小白鹤,只是一点美好的点缀。 (11)“跳空缺口”组合

左边为下跌之后的向上跳空阳线,右边为上升之后的向下跳空阴线。跳空造成阳阴线之间出现某种程度的缺口,反映市场上出现了与当时市势方向相反的有力的逆向能量,令市势骤然反转。 (12)“强调”组合

“强调”组合是指两条实体大致相等的同性K线并列平排的组合,即所谓双红或双黑的组合。 双红组合中,前以阳线高收,但后开盘便将前阳尽失,不过,最终仍以前阳的高位收市,形成后一并列阳线,这后一阳线是对前以阳线的强烈重复,是对上升方向的再强调、再肯定,故双阳组合出现,意味后市看涨。 双黑组合中,前以阴线低收,但后开盘便将前阴尽收,不过,最终仍以前阴的低位收市,形成后一并列阴线,这后一阴线是对前一阴线的强烈重复,是对下跌方向的再强调、再肯定,故双阴组合出现,意味后市看跌。 当双阳出现在低位或双阴出现在高位,以及当强调组合出现在周K线图时,其技术含义更为确切。 (13)“大阳前阻线”(“大阴前阻线相反”)组合

上升趋势末顶端接连出现两根阴线,而第三天则是一根大阳线将前面两根阴线实体吞没,但要注意:此大阳线的最高点未超过前期最高点! 看似大涨的趋势,但实际上已是回光返照,强弩之末!下跌趋势中正好相反,说明市势即将反转。

 

免责声明

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,对文章内容概不负责。 如有争议,请随时联系我们!

 

0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Couldn’t Load Comments
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.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.
bottom of page